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7月份数据显示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持平,虽较6月份增长0.1%有所回落,但好于市场预期;环比上涨0.4%,对比6月份的下降0.1%,形成了反转,并高于市场预期;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8%,创下2024年3月以来的新高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同比下降3.6%,与6月份基本持平,但仍处于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;环比下降0.2%,虽有所改善,但仍连续收缩。
当前的经济形势延续了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判断——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,但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。
消费有回暖迹象,但不足以支撑强劲增长。虽然CPI环比回升与核心CPI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,以教育、健康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相对旺盛,刺激政策成效显现,但食品价格同比仍下降1.6%,降幅比6月份扩大1.3个百分点,显示居民在基本民生支出上存在压缩情况,这意味着消费总体恢复仍偏温和。
房地产下滑趋势未发生根本性扭转,拖累了消费和投资。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下降11.2%,说明房地产长期下滑继续冲击投资,影响了整体经济增长韧性。尽管制造业和工业增长表现尚好,如6月份工业增长6.8%,但客观来看,工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远比不上服务业,因此难以弥补消费疲软对经济的拖累。
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,制约了出口与投资预期。进入7月份,极端天气增多,直接影响了生产以及物流。中美贸易谈判未果,出口不确定性增强;加之上半年美国供应商突击对华进口,现仍处于消化库存阶段。一系列因素致使扩张性政策难以完全发挥作用。
工业品价格压力不小。PPI长期下降显示工业品价格承压,企业盈利空间持续被压缩。政府部门正通过治理“内卷”、打击恶性“价格战”来改善市场环境,但市场秩序的改善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仍需时日方能显现效果。
正如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,我们要正确把握形势,增强忧患意识,坚持底线思维,用好发展机遇、潜力和优势,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。
继续加强需求侧管理。当前需进一步推动消费复苏,包括加大对以养老、托育、文化、文旅、数字服务等为代表的服务业的财政支持与信贷倾斜;鼓励以新能源汽车、绿色家电为代表的大宗消费升级,继续完善以旧换新、政府补贴等政策,从而稳定和提振内需。
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加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,尤其是要加大对高科技、新能源、新基建等领域的支持力度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进一步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的基本要求。可以说,这是具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。
加强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协同效应。地方政府应调整考核与投资导向,减少依赖土地财政、工业扩张带动GDP的单一路径;中央需提供资源引导与激励机制,推动更有序、更可持续的经济结构转型。
简单归结,国内经济必须“两手都要硬”——结构性改革与需求刺激并重,单靠一方面很难形成经济持续回暖的态势,政策实施更要注重从短期刺激向中长期结构性改革迈进。
盛达优配-炒股配资门户配资-实盘股票配资-港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